武科大网讯(通讯员邢亚珍 周雨祯 赵宝悦)“人格是最高学位,理想是青春的航标。”10月29日,在学校关工委的指导下,我们在11203教室举办了一场“大学生‘五观’端正方能行稳致远”专题讲座,为2025级本科生呈现了一场思想深刻、情感真挚的成长启迪。此次讲座由我校原党委宣传部部长孔波主讲,2025级辅导员边锋、邢亚珍主持,部分学生代表参加。

“青春是用来奋斗的,不是用来挥霍的。”孔波教授开宗明义,结合当前“风高浪急”的国际形势,以毛泽东、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精神激励在座学子。讲座中,他特别设置互动环节,向在场学生发问: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什么?”这一问题引发深度思考与热烈讨论。与学生热烈互动之后,孔波教授总结道:“这一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国发展进步的科学理论,其本质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、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”。新时代青年要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,而非旁观者,要将个人理想自觉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。”
“理工科的严谨需要人文的温润,逻辑思维与艺术灵感相辅相成。”孔波教授从华中科技大学艺术团、京剧社的建设成效切入,娓娓道出人文素养对理工科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。伴随着深情的《沁园春·雪》朗诵声,他分享了床头常备的《毛泽东选集》与《雷锋日记》:“一本教人胸怀天下,一本教人脚踏实地。”在阐释人文与科学融合的意义时,孔波以杜甫“两个黄鹂鸣翠柳”的千古名句为例,解析其中数字运用所展现的诗意之美:“真正的创新往往诞生于科学与人文的交汇处。正如建筑是凝固的音乐,工程也应是流动的诗篇。”他勉励学子“书不可一日不读”,在专业学习之余,通过阅读经典、欣赏戏曲,构建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。
“不是所有流行都值得追随,不是所有‘审美’都值得推崇”。孔波教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,结合个别失德艺人、违纪学生的反面案例,深入浅出地阐释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性。从《东方红》的激昂旋律到改革开放的“信天游”,再到“确认过眼神”等流行语,他绘声绘色的模仿引得全场共鸣,更引导学生在时代对比中思考什么才是真正值得追随的价值观。
讲座尾声,孔波以“努力到无能为力,拼搏到感动自己”与学子共勉。机械类2509班许灵君同学感慨道:“这场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,真正的成长不仅是知识的积累,更是人格的锤炼。我们要珍惜大学时光,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合格建设者,不负时代,不负朝阳。”